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一八七章 流放之地 (第2/7页)
后来,威远岛沿海之地开发日益成熟,条件也得到初步改善,再加之比较靠近汉洲本土,再作为流放地,就显得没有什么惩罚性了。因而,近十几年来,除了个别轻罪的犯人会被流放至威远地区外,基本上不再作为大量犯人的主要流放地。撣 数年前,那些视察过东州、南非,以及部分南太平洋岛屿的官员回到汉洲后,气急败坏地向大理寺官员报告,说上述几个流放地哪是什么苦寒之地,不论是环境,还是气候,简直不要太舒适。 东州两岛,风景如画,气候温和,到处遍布森林草场,再加上沿海丰富的渔业资源,可堪为颐养天年之地;南非地区,温和多雨,气候宜人,夏天不热,冬天不冷,非常适合农牧业的发展;至于某些南太平岛屿,虽然地势偏远,孤悬大洋深处,但物产极为丰富,生活舒适,当地土著愚昧但性格温和,还将那些从文明世界流放而来的犯人,都视为“大爷”。 而位于婆罗洲和苏门答腊岛地区的流放地,因为这些犯人都是真正的齐国人,相较于那些野蛮难驯的土著,更容易获得当地的殖民官员和拓殖移民的信任。即使在苦役期间,他们的待遇也是远远强于那些地方土著。 后来,有人想到了遥远的美洲,陛下第六子庆王齐子搏所领的美洲商社,据有极地岛(今火地岛)、海峡两侧地区,以及美洲东海岸庆州地区(今巴塔哥尼亚)若干沿海领地,据说地方苦寒,环境恶劣,而且极度缺少人口,是个“不错”的流放之地。 于是,从三年前开始,一般罪行比较重大的犯人,都会被判处流放美洲。他们于路途中要经历一段恐怖的西风带,海面上惊涛骇浪,水下隐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