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635汉风再起_第一八八章 战争的热情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一八八章 战争的热情 (第7/8页)

国债销售火爆场面就能看出。

    五月初国债开售,短短半个月就已被国内民众全部抢购一空。毕竟,百分之八的债券利息,可比三年期的银行存款利息高出一个点,而且,流通性也更为便利,自然赢得众多商人和市民青睐。

    无论是来自神州者,还是中原朝廷的官员使者,甚至那些来自欧洲诸国的冒险家和殖民商人,对于齐国数十年来频繁发动对外战争,却对国内经济和民生始终没有造成巨大破坏和损失,都感到非常不解。

    要知道,从古至今,战争从未停止过。但是不管在远古,还是在这个时期,战争都是一种劳民伤财的事。

    因为战争,将国家拖垮的例子有很多,比如,大明,以及欧洲的西班牙,哦,还有现在已被打得半死的荷兰。

    因此,华夏文化中,有一句非常着名的警句,

    “国虽大,好战必亡”。但是齐国却是一个特例,从登陆汉洲初立基业时,便频繁地发起战争,或者被卷入战争。

    截止到到现在,齐国参与或者发起了大大小小几十场战争,甚至毫不夸张的说,齐国从建立之后,就一直处于战争状态。

    为什么在别的国家打仗会劳民伤财,而齐国却越打越强,越打越有钱?

    盖因,齐国除了西班牙入侵和第一次汉荷战争是被迫卷入其中外,其他所有主动发起战争,都始终秉持着一个原则,即,不打无把握和无利益的仗。

    不管是第二次汉荷战争,还是苏尹士之战,以及众多针对南洋土邦王国的吞并战争,甚至就是参与大陆的抗击清虏的干涉战争,齐国其实都是有利可图的。

    虽然在战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