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家子的科举路_农家子的科举路 第14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农家子的科举路 第14节 (第7/8页)

上一年一场,院试三年两场——这就在极大程度上限制了考生们考取功名的年纪。

    像高成安这样能十五岁考过县试,成为童生的都算拔尖儿。那么……能十二、三岁就考中秀才的,称一声‘奇才’都不过分!

    并且,不是所有秀才都有资格进入县学的。

    陈竹身份毕竟是书童,就算对读书、搞学问的事不敏感,也大概知晓进入县学的条件。

    ——陈云尚就经常把他要考中秀才前两等,进入县学念书的事情挂在嘴边。陈竹跟着耳濡目染,都知道了不少。

    秀才分三等,分别为‘廪生’、‘增生’和‘附生’,其中,‘廪生’是成绩最好的一波人,一般只有十位左右,每月都有公家发粮食与月银;‘增生’则是排名在十位之后的秀才,公家并不给他们提供粮食,但他们与‘廪生’一样,都有进入县学学习的资格。

    排在最后的‘附生’,就是最普通的秀才公,有功名在身,可以参加乡试,却并无银子、也不能进入县学。

    根据陈云尚打听到的消息,陈夫子当年是考到了‘增生’之位,获取了进入县学学习的资格。虽说他之后一直都未曾考过乡试,成为举人,但因为熟悉县学的教育方式,再加上那段时间县学教谕人员紧缺,便留在县学当起了教谕。

    陈竹越是不敢置信,就代表他心里其实已经大概接受了此事。

    于是,不等何似飞回应,陈竹又开始感慨:“这也太厉害了。”

    何似飞颔首:“确实厉害。”

    能在十二岁进入县学,除去家世这一原因外,还得学生勤学刻苦、资质过人才行。

    不过,那一大一小两位书生似乎是察觉周围人在默默围观他们讨论,很快便压低声音,不给旁人听了。

 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