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零年代好mama_分卷阅读158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分卷阅读158 (第4/4页)

这种状态, 而不是搞形式主义。

    徐局长行伍出身, 但父辈往上都是农民。

    “徐局长, 再往前走就是荒滩了!”李场长脸上挂着殷勤的笑容, 好意提醒道。

    但徐承天没有理会他的话, 仍旧大步流星的往前走,一直到了干涸的芦苇荡旁边才停下脚步。

    他抬头望了望一眼望不到边的盐碱地,有些疑惑的问道, “这样的地能种什么样的庄稼?去年你们农场的农作物产量如何?能不能供应自身的粮食供应?如果不能, 每年的缺口有多大?”

    青禾农场从今年开春开始修建,因此没来及耕种冬季小麦,听取了当地农民的意见后, 分别种植了大豆, 玉米, 花生等农作物, 第一批劳改犯是从其他农场转过来的,人员比较少,劳动士气也不高,因此种植的面积有限,各自种了五十亩左右,当然了,土质本身就差,后期的施肥和管理也都有点跟不上,所以产量也很低。

    现在农场里有好几千下放的劳改犯,这些人一年的口粮是个庞大的数字,收获的那点粮食根本不值一提。

    李场长回答道,”回领导的话,因为农场春天人员不到位,只种植了一百五十亩的农作物,收获的粮食总量在三万斤左右。要是按照人头算的话,每个人一个月三十斤的口粮,三千人就是十万多斤,粮食的缺口还很大,不过,今年的耕种量是去年的两倍,而且有七十亩冬小麦,估计今年秋天的总收获量在十万斤左右,到时候农场就会实现基本的自给自足!”

    他的这个话听着似乎头头是道,实际上掺了不少水分,首先,去年种植的大豆玉米等总产量只有一万七千斤,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