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笔录_分卷阅读324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分卷阅读324 (第2/4页)

堵住也不敢吭声。如此一来,陈云山倒是一直被蒙在鼓里。

    而此时,陈云越已经和三两同窗先行上路了。从县城到府城陆路要8到10天,他们却提前二十多天就出发了,只因陈云越游说成功,说如今天子重实务,近两年能脱颖而出的学子考卷更是贯彻实务到底,他们要榜上有名,还是要‘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’来得实在。

    他们现在出发不用快马加鞭,沿路察看探访甚或能得赏识请教官府民吏,看民生,问施政……

    这是陈云越求学以来一直坚持的,除了学习书上的,他还要走街串巷,和乡民、商贩、小吏等等各个阶层的人群交流,这是他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。他会以当下时政借经义出题考校自己,那些繁杂零碎的信息会被他精炼挑拣出来,引经据典的延引论述,多年坚持不懈之下,他的策论是县学里最出彩的,针砭时弊又言之有物,连在县学里挂职教学的县官老爷都对他赞赏有加。

    在发现他仍旧谦虚谨慎,进退有度,才华横溢又不恃才傲物,更有一县父母官的能力眼界以及担当后,经常邀他进府,就中央下达的某项政策具体施行办法与他探讨交流……

    此时正在赶考路上的他,怀里正揣着几封难得的引荐信,都是给沿路县城官老爷的,有这些推荐信,他才有可能了解到更为全面准确的施政信息。

    其实陈云越的目的不止这个,他更要扬名整个州府。殊不知,头名者总是那些才名远播的士子,其中无不有考官减损舞弊风险的心理考量。

    他没有在朝堂上挥斥方遒、指点江山的野心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